在中国,处理薪酬和税务合规的复杂性是雇佣个人的关键环节。雇主和员工在缴款和所得税方面有不同的义务。理解这些要求对于顺利运营和遵守本地法规至关重要。中国的税收体系,特别是关于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涉及多个组成部分,需由雇主谨慎管理。
中国的雇主负责代表员工缴纳若干强制性社会保险基金和住房公积金。这些缴款基于员工的工资计算,受当地最低和最高缴费基数的限制,不同城市差异显著。社会保险体系通常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尽管在某些地区生育和医疗保险正在合并)。各基金和地区的雇主缴费比例不同,通常社会保险的总缴费比例约为员工缴费基数的25-35%,加上住房公积金的雇主缴款,比例可从5%到12%或更高,具体取决于城市和公司政策(在当地限额内)。具体的费率和缴费基数由员工注册所在的市级或省级当局确定。
所得税预扣要求
雇主必须从员工的月薪中预扣个人所得税(IIT)并上缴税务机关。中国采用累进税率制度对综合所得征税,包括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对于月度薪金所得的预扣,计算依据从当年1月1日到当月的累计收入,减去累计的标准扣除、累计的专项扣除、累计的专项附加扣除及其他合法扣除。然后,按照累积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的累进税率计算税款,减去前几个月已预扣的税款,得出当月应缴税额。
综合所得的累进个人所得税税率如下:
| 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人民币)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人民币) |
|---|---|---|
| 不超过36,000 | 3 | 0 |
| 36,001至144,000 | 10 | 2,520 |
| 144,001至300,000 | 20 | 16,920 |
| 300,001至420,000 | 25 | 31,920 |
| 420,001至660,000 | 30 | 52,920 |
| 660,001至960,000 | 35 | 85,920 |
| 超过960,000 | 45 | 181,920 |
注:应纳税所得额在扣除标准扣除和其他允许扣除后计算。
员工税前扣除和津贴
员工有权享受多项扣除,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主要扣除为每年人民币60,000元的标准扣除(相当于每月人民币5,000元)。
除标准扣除外,员工还可以申领“专项附加扣除”以抵减特定支出。这些扣除可以显著降低个人所得税负担,通常通过雇主在每月预扣或年度汇算清缴时申报。专项附加扣除包括:
- 子女教育: 每子女每月的固定金额,用于符合条件的教育支出。
- 继续教育: 每月的固定金额,用于学位教育或职业资格培训。
- 重大疾病医疗: 超过一定额度的可扣除支出,最高年度限额。
- 住房贷款利息: 每月的固定金额,用于首套房贷款利息。
- 住房租金: 每月固定金额,按城市等级变化,用于租房的员工。
- 赡养老人: 每月固定金额,用于赡养父母或其他符合条件的老年亲属,金额可由兄弟姐妹共同分担。
这些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金额受法规调整,可能会定期更新。
税务合规与申报截止日期
中国的雇主必须遵守严格的每月申报和缴款截止时间,包括个人所得税预扣和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缴纳。通常,这些申报和缴款截止于次月15日。雇主需提交详细报告,列明员工工资、扣除额、计算的税款和缴款金额。
此外,中国要求每年进行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通常涵盖税务年度次年的3月1日至6月30日。在此期间,员工需对上一年度的全部综合所得、已预扣税款进行汇算,并申报未在月度预扣中充分抵扣的扣除或税收抵免。雇主通常协助员工完成此年度申报,尤其是涉及由雇主支付的收入。
外籍员工和企业的特殊税务考虑
在中国的外籍员工须对其中国来源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其税务居民身份决定其税务责任范围。居住在中国满183天或以上的个人通常被视为税务居民,需对全球收入纳税(但针对前六年的居住情况有特殊规定)。非税务居民通常只对其中国来源收入缴税。
历史上,外籍员工享有某些免税津贴(如住房、语言培训、子女教育)。从2022年起,这些津贴逐步取消对税务居民的优惠,但允许在2019年前已为税务居民的外籍人士在2023年底前继续申领这些津贴或专项附加扣除(该过渡期已延长)。到2025年,外籍税务居民将主要依赖标准扣除和专项附加扣除,类似中国公民。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税收协定可能提供某些免税或避免双重征税的优惠。
在中国雇佣没有注册法人实体的外企常面临薪酬、税务预扣和社会保险缴纳的挑战。采用Employer of Record(EOR)服务是一种常见解决方案,EOR作为在中国的合法雇主,代表外企处理所有薪酬、税务和合规义务。这确保了符合中国劳动和税法的要求,而无需外企自行设立实体。
通过我们的雇主记录服务,在中国招募顶尖人才。
请与我们的 EOR 专家预约通话,了解我们在 中国 如何帮助您。







预约与我们的 EOR 专家通话,以了解我们如何在 中国 为您提供帮助。
受到全球超过1000家公司的信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