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进行就业终止需要深入了解《劳动基准法》(LSA)及相关法规。该过程涉及关于通知期限、遣散费计算、合法解雇理由以及严格程序步骤的具体要求。雇主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规定,以确保合规并避免员工可能提出的法律挑战。
了解台湾劳动法的细节对于在该国运营的企业至关重要。不当处理终止可能导致重大经济处罚、法律纠纷和声誉损害。本指南概述了雇主在台湾终止雇佣关系时需要考虑的关键方面。
通知期限要求
台湾的《劳动基准法》规定了雇主在无原因终止雇佣时必须向员工提供的最低通知期限。所需的通知期限取决于员工在公司的服务年限。
| 服务年限 | 最低通知期限 |
|---|---|
| 少于3个月 | 不需要通知 |
| 3个月至不到1年 | 10天 |
| 1年到不到3年 | 20天 |
| 3年以上 | 30天 |
雇主可以提供代通知金,金额基于员工在通知期限内的平均日工资计算。基于员工严重不当行为的有因解雇,通常不需要通知期限。
遣散费
台湾的遣散费权益取决于解雇原因以及员工的服务开始时间相对于2005年7月1日实施的《劳工退休金条例》(LPA)。
2005年7月1日之前雇用的员工(旧制度)
受旧制度(LPA之前)覆盖的员工有权获得根据《劳动基准法》计算的遣散费。计算公式为:
- 每年服务一月的平均工资。
- 不满一年的服务期按比例计算。
- 超过6个月但少于一年的服务,最高遣散费为6个月的平均工资;每满一年,增加一个月的平均工资。
2005年7月1日及之后雇用的员工(新制度)
受新制度(LPA)覆盖的员工在无因解雇或因特定情况(如公司关闭或转让)被解雇时,遣散费的计算方式为:
- 每年服务半个月的平均工资。
- 不满一年的服务按比例计算。
- 最高遣散费为6个月的平均工资。
遣散费必须在解雇之日起30天内支付。
解雇理由
台湾法律规定雇主可以合法解雇的理由有限。这些理由主要在《劳动基准法》第11条和第12条中列出。
无因解雇(第11条)
在以下情况下,雇主可以提前通知终止劳动合同:
- 雇主的业务暂停、关闭或转让。
- 业务亏损或收缩。
- 不可抗力导致业务暂停超过一个月。
- 业务性质改变,需裁员且没有其他合适职位。
- 员工不能胜任岗位职责。
根据第11条解雇,雇主需提供法定通知期(或支付代通知金)及遣散费(如适用)。
有因解雇(第12条)
在发现事件后30天内,雇主可在无通知或遣散费的情况下解雇,条件是:
- 员工在招聘过程中虚报事实,可能误导雇主,导致判断失误。
- 员工对雇主、雇主家属或同事实施暴力或严重侮辱。
- 员工被终审判处暂时监禁或更重处罚,但不包括因违反公共秩序处罚法的犯罪。
- 员工严重违反劳动合同或合同中规定的工作规则。
- 员工无正当理由连续缺勤三天,或在一个月内累计缺勤六天。
第12条的解雇适用于严重不当行为,需谨慎记录并在30天内完成。
合法解雇的程序要求
除了具备合法理由外,雇主还必须遵循特定程序,以确保解雇合法。主要程序步骤包括:
- 文件记录: 收集并保存支持解雇理由的清晰文件,特别是在绩效问题或不当行为的情况下,包括绩效评估、警告、调查记录及公司政策。
- 沟通: 明确向员工说明解雇原因。对于第11条(无因解雇),提供书面通知或代通知金。
- 出具证明: 根据员工要求,出具服务证明及非竞争证明(如适用)。
- 支付款项: 确保所有最后工资、未休年假工资及遣散费(如适用)正确计算并及时支付,通常在30天内完成。
- 社会保险与退休金: 完成与劳工保险、国民健康保险及劳工退休金机构的注销手续。
未遵循正确程序,即使有合法理由,也可能导致解雇被认定为非法。
员工反对非法解雇的保护
台湾法律为员工提供强有力的反对非法解雇的保护。如果员工认为其解雇不合法,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提出异议:
- 劳动检查: 向当地劳动检查机关提出申诉。
- 调解/和解: 通过当地劳动局或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寻求调解或和解。
- 法律诉讼: 提起诉讼挑战解雇。
如果法院或劳动争议解决机构认定解雇非法(如无合法理由、程序不当或歧视性原因),雇主可能被命令恢复员工原岗位,并支付未付工资。若恢复岗位不切实际,雇主可能被判支付大量赔偿金,通常远高于法定遣散费。常见陷阱包括缺乏充分的解雇理由证据、未提供适当通知或遣散费,以及缺乏关于绩效问题的明确文件或警告。
通过我们的雇主记录服务,在台湾招募顶尖人才。
请与我们的 EOR 专家预约通话,了解我们在 台湾 如何帮助您。







预约与我们的 EOR 专家通话,以了解我们如何在 台湾 为您提供帮助。
受到全球超过1000家公司的信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