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工资扣押,何时会被应用?
扣押是一种法律程序,债权人通过直接从个人的工资或其他收入来源扣留资金或资产来收取未偿还的债务。此过程通常由第三方执行,然后交付给债权人,通常作为债务人未能偿还信用卡或学生贷款等债务,导致法院判决后的最后手段。
什么是工资扣押?
工资扣押,也称为工资冻结,专门涉及从员工工资中扣除未偿还的债务。在法院授权下,雇主在每个支付期内扣留个人收入的一部分,并转交给债权人。常见的情况包括未缴税款、未偿还的学生贷款或信用卡债务。 法院会向雇主送达扣押通知,法律上要求他们持续扣押直到通知到期。法律限制通常会限制可扣押的金额,依据员工的可支配收入和抚养人数。例如,在美国,联邦法规允许扣押每周可支配收入的最高25%,或超过30倍联邦最低小时工资的剩余部分。
参与工资扣押的各方
通常涉及三方:
- 债务人:欠债的个人
- 扣押方:被指示扣留工资的第三方,例如雇主或银行
- 扣押人:发出扣押通知的债权人 如果债务人认为扣押不公,可以提出上诉,理由包括扣款过多、债务已还清或程序错误。免税收入类别,如社会保障或子女抚养费,受到保护。在上诉期间,债务人可以与债权人协商或向法院提出异议。
工资扣押的终止
一旦债务清偿或与债权人达成其他安排,工资扣押通常会停止。申请破产也可能中止扣押,但可能会影响财产和资产。此外,法院判决到期后,扣押也会终止。
雇主指南
对于考虑实施工资扣押的雇主,遵守法律要求至关重要:
- 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确保程序正确且扣押金额不超过最大限额。
- 了解允许扣押的原因,如子女抚养费或税务义务。
- 事先通知员工,提供透明的扣押细节文件。
- 以谨慎和敏感的态度处理扣押,认识到财务困难的个人性质。
通过遵循这些指南,雇主可以有效管理工资扣押,同时确保法律合规并体现对员工财务状况的关怀。